泡咖AI元宇宙,更早一步看见未来! (Paoka.com)

元宇宙“虚拟人”已至,谁才是真正的龙头大哥?

超新星财经 · 2022年06月30日
前些天在国外某网络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控诉称,自己在某元宇宙虚拟空间中进行“VR睡眠”的时候惨遭“VR强奸”。随后一个似乎有些超越时代的新术语“VR强奸”便霸占热搜榜第一名,一时间引来无数网友吃瓜围观。
 
据媒体报道,“被害人”佩戴VR头显在现实中睡眠时,其控制的游戏人物在虚拟世界中也在睡眠。就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玩家利用他们控制的游戏人物在“被害人”控制的游戏人物身上摆动腰部,做出某些有伤风化的动作,这就是本起“VR强奸”案的全部案情。
 
“被害人”在事后表示,其被迫体验了一次无比“真实”的性侵害——在睡梦中被人吵醒,睁开眼在头显中看到一个陌生的游戏人物在自己的虚拟身躯上进行猥亵动作,这一切无比逼真。
 
而这一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元宇宙之风骤起,如今,我们正在经历元宇宙“挑战”。
 
在科技生活上元宇宙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跨业融合,也推动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交互体验,同时也为工作生产带来效率突破提升,当然也有烦恼。
 
说到元宇宙,其中与元宇宙最密不可分的就是“虚拟人”,虚拟人技术不仅是元宇宙“数字化身”的基础,同时在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融合之下,虚拟人正在向平台化、专业化等方面迭代,并正在成为未来“元宇宙”生态中自主运行、自我迭代的基础设施。
 
 

虚拟人已至

 
到底什么才是虚拟人?
 
“虚拟人”实际上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洛天依、初音未来这类耳熟能详的二次元风格形象,到王冰冰和谷爱凌的真人虚拟形象,她们当然是公认的虚拟人;但往宽泛了说,《小神龙俱乐部》中的小神龙、被技术手段“复活”了的邓丽君、小米的小爱同学、穿着皮套的福瑞和奥特曼同样是虚拟人,甚至我们可以说神话中的人格神也是一种虚拟人。
 
虚拟人也称数字人,本质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具有人类的外观、行为、甚至思想特征的虚拟形象。
 
在元宇宙时代,虚拟人将成为价值生产的主体,是用户在数字世界中身份的承载,既可以是自然人在虚拟空间内的“数字化身”(真人驱动),同时也可以是基于Al驱动的“数字助理”(数字驱动)。
 
根据虚拟人的应用场景划分,虚拟人产业可以分为:内容消费型虚拟人、工具型虚拟人内容生产型虚拟人,分别面向C端市场B端市场、以及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基建。
 

作为目前与普通消费者最接近的“元宇宙”表现形式之一,虚拟人产业在过去的一年里伴随着元宇宙的概念普及和其对行业的层层赋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性增长,成为了数字智能化创新发展中的新亮点。

 
 
 
在虚拟人的布局上,互联网巨头表现得尤为积极,对身份型和服务型虚拟人都有极强的需求。字节跳动先是在2021年和阿里巴巴一块投资了乐华娱乐,推出虚拟偶像女团A-Soul以后,又在2022年1月投资了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无独有偶,例如芒果超媒推出了虚拟人"小漾",在综艺节目《你好星期六》中与何炅进行互动;B站的“2233娘”同样非常出名。
 
同时在服务型虚拟人方向上,浦万科集团推出了数字员工“崔筱盼”,负责处理应收/逾期提醒和工作异常侦测;浦发银行则与百度、原力联合推出了数字员工“小浦”;而新华网与搜狗联合推出AI主播家族“新小萌”、与腾讯联合推出数字记者“小诤”。
 
至此,从我们身边就可以深刻体会到,虚拟人已经真真切切地来到我们的生活中,虚拟人可以部分地替代简单的真人劳动,但效率却提高了成百上千倍,而且还不会疲劳、不会有负面情绪,只要有电就能无限地运行下去。在如此多的优势之下,资本开启了狂欢模式。

 

资本热捧虚拟人

 
在可预见的万亿级别市场规模,以及政策推动的作用之下,2022仅一个月内,虚拟人领域融资近百起,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亿元。2021年全年,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共有2843起,融资金额为2540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IDG资本、顺为资本、峰瑞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字节跳动、网易、小米、米哈游等企业。
 
在“元宇宙”概念对于六大核心技术的融合作用之下,虚拟人产业正在呈现出从娱乐化,到工具化、基建化的形式渗透,将显著提升从业者的广度与深度。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内容创作、社交环境、营销渠道等开始投入预算,以布局虚拟人业务。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预测,至2030年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095亿元。
 
2022年前后,在元宇宙概念驱动下,以IP经济为主要驱动的内容生态的蓬勃发展,将打开虚拟人市场的需求。
 

2025年前后,随着元宇宙虚实共生体系的逐步完善,虚拟人市场将迎来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二次爆发。

 
 
 
在资本的驱动之下,虚拟人创企雨后春笋般涌现,202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新增超过3万家,2021年国内新增虚拟人相关企业超6万家。截至目前,国内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数超过16万。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预计,至2025年,国内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将突破40万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数字人”、“虚拟人”相关企业38.6万余家,其中2021年单年新增注册企业达近18万家;在融资方面,“虚拟人”相关企业去年全年融资超2843起,总金额达2540亿元。
 
2020年后,元宇宙概念催动虚拟人相关企业增长进入爆发期,随产业规模膨胀,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预计2024年,虚拟人相关企业存量增长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赛道竞争加剧,进入优胜劣汰时期,企业并购注销数量增加所致。
 
虽说多数企业布局虚拟人业务,但谁能掌握话语权暂不可知。
 
 

谁才是龙头大哥?

 
目前,虚拟人是个典型的风口市场,2021年元宇宙开始爆火,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28家虚拟人概念股中,有25家公司的股价累计为涨;但在此之前的2020年,却只有11家公司股价累计上涨。整体来看虚拟人市场尚处于整体较乱的状态。
 
据了解,市场上为虚拟人提供所需基础软硬件的企业有很多,国外有微软、Meta(原Facebook)、谷歌、索尼、红绿蓝芯片三大厂等,国内有影创(AR、VR等)、凌云光(机器视觉)、青瞳视觉(动捕)等。
 
为虚拟人提供其核心能力所需软硬件的,有商汤、旷世、依图、科大讯飞、搜狗、数字王国等。这些厂商负责建设虚拟人制作开发所需要的平台,并且生产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主攻方向就是技术输出。
 
紧接着,像是虚拟人离不开的数字化,包括建模和渲染,有欧特克、Houdini、Unity和Epic等厂商;人设规划方面也有B站、阅文、原力、虚拟影业、数字王国等厂商在做。
 
从上述的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在虚拟人涌入了众多巨头,但在虚拟人这个细分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位处于能够"一锤定音"地位的龙头,进场的企业更像是"偶然"发现自身技术或者擅长方向与虚拟人十分契合,因而"顺势"进入该领域,在产业链内尚未形成"合力"。
 
从成本上来讲,虚拟数字人的成本支出非常大。例如2021年6月,由新华社、腾讯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数字记者“小诤”。其团队在“小诤”脸上种了10万根面部汗毛,对机能的消耗极其庞大。高昂的建设成本使得虚拟数字人难以在商业领域大规模落地。
 
 
 
 
在二级市场上,虽然“虚拟数字人”概念股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但股价和市值波动明显。从板块整体看,在今年2月前,板块一路震荡上行;随后,便在波动中下跌,最高跌幅一度超24%。在已披露年报或业绩预告的26家“虚拟数字人”概念股企业中,有19家公司实现盈利,仅有芒果超媒、科大讯飞、利亚德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7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奥飞娱乐、佳创视讯等4家公司持续亏损,云南旅游、星期六等3家公司由盈转亏。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虚拟人赛道目前尚处于萌芽探索期,股价波动幅度较大,是由于目前还没有清晰商业模式。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行业格局和标准未定,成百上千计的虚拟人很难被消费者记住,也很难下定论哪些公司好,哪些不好。
 
不过,目前来看,虚拟人的真正爆发势必要伴随元宇宙的成熟,这无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虚拟人覆盖范围大、用户付费意愿强,元宇宙时代想象空间广阔,整个产业链发展升级过程中,优质的投资机会将持续涌现。
 
如今元宇宙风口瞬息万变,如何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是虚拟人企业考虑的重中之重。
相关标签:元宇宙VR虚拟人智能人工AI
评论
暂无任何评价